2007年10月24日 星期三

更新至Wordpress 2.3

似乎終於願意開放tinymce的功能了,原本就有,不知道為啥一直不給用,得自己改。加上這次啟用了多個加速功能,包括mysql query cache,eaccelarator,wordpress 內建快取等,有些頁面的回應速度終於降到了1秒以下,連另一個站的wiki也快很多。老是在寫追求高效能的web application,連自己對秒速的感覺也變得遲鈍。現在都會希望要求東西在1秒內就要出來,1秒以上的也不要在連續的操作裡出現太多次。

加上了Challenge,雖然有點不方便,不過spam真的太猖獗,沒辦法。本來就有裝akismet,後來還換了domain name也沒啥用,一下子又變成一天幾十個。本來是想要換布景主題的,不過看來看去怎麼還是這個最好看。

目前還是持續在寫有關SRB與DataGrid的文章,越來越多學校的同學們(被迫)加入研究datagrid,這是一種趨勢嗎?不過說真的的我是很相信整合是一種趨勢沒錯。但問題還是在於

  • 太少Unix技術訓練,大學以上的教授大多都認為會用這是理所當然的,實際上他們自己都不會用,更何況會教或引導學生?

  • 應用範圍的研究方向偏多。其實這本來就反映出DataGrid的本質,只是在台灣大家不管做啥論文都還是會希望有個演算法,才能「看起來」有點料,所以很多人都還是做Replica問題的,卻又因為這跟datagrid相關而又得乖乖地來接觸SRB。

  • 沒有真正有商業價值的應用。SRB賣給Nirvana之後,這家公司便出了很多「企業」專用方案,乍看之下確實功能強大,而且符合可擴充的需求,實際呢?究竟有多少企業真的選擇SRB做為整體性的解決方案?而其他Grid計畫,某些層面不見得是要拿來賺錢用的,不能夠相提並論。

  • 有資料典藏的方案,可是尚未顯示其價值。很多地方都在做資料典藏,著名的internet archive,收集了自從創立以來網路上所有能夠找到的網頁。這些計畫一定需要大容量可擴充可容錯的儲存,但存了一堆東西,也沒有一個人感受到這與自己生活有啥關係。


這幾點,對我個人看見的現象相當地明顯。有的人希望DataGrid是一個超大FTP,有的人希望他是anywhere access,有的人希望這可以超越世界上任何一種儲存的速度。但沒有一個人真的瞭解DataGrid在做啥,目的又是什麼。正如同很多人也不瞭解Grid是要幹嘛。對Grid來說,整合這件事應該是要同時帶來方便性和速度。但實際上我們也看見很多例子說明,整合只會更慢。

對於長久做Grid計畫的我而言,整合是一種痛苦,代表各校各自表述卻又不得不聚在一起凹出一個東西。整合只會讓權力更大的人握有更多的東西,而並不見得會對民生或是一般人常用帶來啥益處。為什麼整合會成這個樣子?也充分地表現出社會的運作。我想真正的整合是大家一起尋找出眾人都能得到利益,卻能夠維持原本特定型態網路運作的途徑。

舉例說,以前驢子出了很多Mod,有的是為了有趣,有的是為了站方(或站務群)的個人利益。實際上一直到今年,我所看到的還是維持大眾利益的站活了下來。像我常去的m-team這種型態的就是例子,儘管不多,我也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貢獻流量或是發個文章。確實,站方說自己辛不辛苦我們不會知道,不過如果正確地找到方向,不輕易違背諾言,不輕易放棄使用者,那又有什麼站會因為人數太少而倒?辛蒂關站的時候,包括我在內不知道有多少人嚷著要捐錢。對很多人來說,使用者便利,習慣是讓他們貢獻自己手上金錢的主因,因為這對他們來說是價值,最後當然還是得稱讚長期努力的站務群。

做了幾年計畫,雖然也沒啥貢獻,也不敢說做了什麼好東西,可是真的還讓我覺得滿無聊的。問題並沒有得到好的解決,可是講的人卻可以講的口沫橫飛,聽的人則多半是在台下說「這也不怎樣」,但也未見其提出好或不好在哪。帶頭的人總是有著太多的理想,底下的學生總是做的半死。直到我開始在軟體公司工作了,雖然以上情境沒啥不同,才發現其實心境有很大的不同。至少我的想法比較接近雙贏,不再是做一個要求使用者改變習慣的東西了,也不會不顧自己總是做白工,而無法思考獲利的方式。

不過套一句我的老師說的話,「研究就是這樣」,可能現在的我也是在夢想與現實中尋找一些路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