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04/24 12:16, 2007在2006下半年以及2007年,Linux社群不管是商業還是非商業,對於中文環境及桌面支援程度越來越有水準,許多大廠也都紛紛開始引進Linux。看見這篇文章,終於瞭解使用者的心聲,不管他是菜鳥還是老手,對使用感及品質都還是會要求的。也表示Linux終於走到這一天了!
( ) - 04/24 19:39, 2007這個網站有許多opensource作業系統的有趣影片及介紹影片,雖然有些是大同小異,不過對opensource的初心者,瞭解這些作業系統用起來怎樣,看起來怎樣,也是不錯!
( ) - 04/30 11:03, 2007這個應該歸類在Full Virtualization(不需要任何CPU VT支援)
使用過後,雖然不敢說上穩定,但是至少快多了。
期待未來他有進展!
( )
2007年4月30日 星期一
[2007/04/12 - 2007/04/30] Hemidemi書籤摘要
2007年4月17日 星期二
CentOS 5 介紹
在最近這幾年來,Fedora Core Linux, Redhat Enterprise, CentOS 似乎已經形成一種穩定的關係。
早在大家所熟知的Redhat 9時代,他似乎就成了Linux的代名詞。而到現在,CentOS帶給我的不僅是因為Opensource所能得到的自由度,更有商業化的Redhat Enterprise的穩定度。
簡單地說,CentOS就是支持開放原碼的社群將RHEL裡非開放的套件自行撰寫換成開放的套件,然後重新取的名字。
對於已經熟悉的系統管理者,就不用介紹那樣多了,還是看看到底增加了什麼吧。
http://www.redhat.com/rhel/features/
這一代最主要的進步就是使用了Xen 3.0,以此達到全虛擬化(Full Virtualization)或半虛擬化(Para Virtualization)的功能。早期我也是使用VMware ESX Server來建立虛擬機器的,不過後來由於Xen大幅度地提高了虛擬化的效能,所以我就跳槽了。在使用及管理上,雖然沒有如ESX 3那樣華麗的操作介面,不過文字介面快速管理的方便性,對系統管理者要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很多主機的任務才是比較重要。
目前雖然我是使用Fedora 6 Xen作為我們PC Cluster的底層OS,不過也是相當穩定。半虛擬化只是單純利用區隔Process記憶體位置的方式(他叫做Domain)來達到目的,所以在GuestOS裡跑的程式,實際上是和在實體機器上跑一樣。也因此半虛擬化有限制就是必須和實體機器的OS一樣。反之全虛擬化就利用了Intel-VT/AMD-V的虛擬化技術,讓GuestOS可以突破這種限制。但相對的因為也有虛擬層驅動,所以效能當然就一定會稍微慢一點。
可是會有人問說,這樣有啥好處?在大量配置的環境中,如Cluster,除非早期就確定好架構,不然一到要改變配置的時候,可真是會令人叫苦連天!有了虛擬機器,我可以輕易地遠端控制,啟動或關閉。而對我最大的效益,就是如果老闆忽然說要加機器,或是有特殊需求,我可以馬上就生出來而不必擔心實體機器不夠。如果你的機器常壞掉,那只要硬碟讀的到,虛擬機器可以利用其他實體機器快速還原,將硬碟檔拷貝出來然後啟動就好了。針對高效能運算,會有人說幹嘛一定要用虛擬技術。由於半虛擬化的特性,並不會減低系統效能,所以你更可以規劃出比較適合你環境的節點數量。因為節點可以彈性,你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將他們往某個計畫擺,而不用擔心兩個計畫裡使用的軟體會有衝突。
在安裝的時候,有個地方是選擇套件,注意到幾項他和Fedora 6不一樣的地方:
程式開發->相容舊式軟體開發:他將函式庫的部分拿到了 基礎系統->舊式軟體支援
VNC-Server從系統工具拿到 伺服器->網路伺服器
早在大家所熟知的Redhat 9時代,他似乎就成了Linux的代名詞。而到現在,CentOS帶給我的不僅是因為Opensource所能得到的自由度,更有商業化的Redhat Enterprise的穩定度。
簡單地說,CentOS就是支持開放原碼的社群將RHEL裡非開放的套件自行撰寫換成開放的套件,然後重新取的名字。
對於已經熟悉的系統管理者,就不用介紹那樣多了,還是看看到底增加了什麼吧。
http://www.redhat.com/rhel/features/
這一代最主要的進步就是使用了Xen 3.0,以此達到全虛擬化(Full Virtualization)或半虛擬化(Para Virtualization)的功能。早期我也是使用VMware ESX Server來建立虛擬機器的,不過後來由於Xen大幅度地提高了虛擬化的效能,所以我就跳槽了。在使用及管理上,雖然沒有如ESX 3那樣華麗的操作介面,不過文字介面快速管理的方便性,對系統管理者要在極短時間內完成很多主機的任務才是比較重要。
目前雖然我是使用Fedora 6 Xen作為我們PC Cluster的底層OS,不過也是相當穩定。半虛擬化只是單純利用區隔Process記憶體位置的方式(他叫做Domain)來達到目的,所以在GuestOS裡跑的程式,實際上是和在實體機器上跑一樣。也因此半虛擬化有限制就是必須和實體機器的OS一樣。反之全虛擬化就利用了Intel-VT/AMD-V的虛擬化技術,讓GuestOS可以突破這種限制。但相對的因為也有虛擬層驅動,所以效能當然就一定會稍微慢一點。
可是會有人問說,這樣有啥好處?在大量配置的環境中,如Cluster,除非早期就確定好架構,不然一到要改變配置的時候,可真是會令人叫苦連天!有了虛擬機器,我可以輕易地遠端控制,啟動或關閉。而對我最大的效益,就是如果老闆忽然說要加機器,或是有特殊需求,我可以馬上就生出來而不必擔心實體機器不夠。如果你的機器常壞掉,那只要硬碟讀的到,虛擬機器可以利用其他實體機器快速還原,將硬碟檔拷貝出來然後啟動就好了。針對高效能運算,會有人說幹嘛一定要用虛擬技術。由於半虛擬化的特性,並不會減低系統效能,所以你更可以規劃出比較適合你環境的節點數量。因為節點可以彈性,你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將他們往某個計畫擺,而不用擔心兩個計畫裡使用的軟體會有衝突。
在安裝的時候,有個地方是選擇套件,注意到幾項他和Fedora 6不一樣的地方:
程式開發->相容舊式軟體開發:他將函式庫的部分拿到了 基礎系統->舊式軟體支援
VNC-Server從系統工具拿到 伺服器->網路伺服器
2007年4月15日 星期日
SRB 3.4.1 with PostgreSQL on FC6
由於更換了系統,簡單地做一下安裝註記
之前是在Redhat Enterprise上,採用自行管理的/usr/local/,及/opt目錄結構
現在使用FC6的目錄結構及RPM來管理套件
上一個版本的文章
http://kiwi.csie.chu.edu.tw/blog/srb/srb-with-postgresql-guide/
使用標準RPM的安裝方式即可
修改/etc/init.d/postgresql
PGDATA=/opt/pgsql
修改postgresql.conf
unmark tcpip_socket,port
pg_hba.conf
host all all {ip} {submask} password
pg_ctl 指令:
pg_ctl -D {data dir} start|restart|stop|reload
請用yum install unixODBC,如果不用yum裝的話,可能會有版本問題
修改odbc.ini,這裡和原來的設定是一樣的,只不過要確認
Driver=/usr/local/lib/psqlodbc.so
將/usr/local/lib/psqlodbc.so hard link至libpsqlodbc.so
否則ldconfig會抓不到
將isql.h isqlext.h iodbc.h複製到/usr/include
切記千萬不要匯入odbc.sql
./configure --enable-psgmcat --enable-psghome=/usr/ --enable-javagui –-enable-jdkhome=$JAVA_HOME
之前是在Redhat Enterprise上,採用自行管理的/usr/local/,及/opt目錄結構
現在使用FC6的目錄結構及RPM來管理套件
上一個版本的文章
http://kiwi.csie.chu.edu.tw/blog/srb/srb-with-postgresql-guide/
PostgreSQL
使用標準RPM的安裝方式即可
修改/etc/init.d/postgresql
PGDATA=/opt/pgsql
修改postgresql.conf
unmark tcpip_socket,port
pg_hba.conf
host all all {ip} {submask} password
pg_ctl 指令:
pg_ctl -D {data dir} start|restart|stop|reload
unixODBC
請用yum install unixODBC,如果不用yum裝的話,可能會有版本問題
修改odbc.ini,這裡和原來的設定是一樣的,只不過要確認
Driver=/usr/local/lib/psqlodbc.so
psqlodbc
將/usr/local/lib/psqlodbc.so hard link至libpsqlodbc.so
否則ldconfig會抓不到
將isql.h isqlext.h iodbc.h複製到/usr/include
切記千萬不要匯入odbc.sql
SRB
./configure --enable-psgmcat --enable-psghome=/usr/ --enable-javagui –-enable-jdkhome=$JAVA_HOME
2007年4月11日 星期三
[2007/04/02 - 2007/04/12] Hemidemi書籤摘要
- 04/04 10:05, 2007讓MediaWiki支援程式碼高亮度標示(Syntax Highlight),使用的是GeShi(標籤: wiki programming php 設計 科技)
- 04/04 12:57, 2007相當完整的Web教學,也附上許多範例(標籤: programming web)
- 04/11 16:34, 2007這裡有一個測試prototype.js的$$(css selector)功能,與其他的Javascript Framework比較。結果可以發現,一旦要選擇某Element下所有.class或是#id的Element,效能會差很多。終究還是比較推薦使用Prototype.js!(標籤: javascript rails web)
- 04/11 16:35, 2007Prototype.js是目前最熱門的Web 2.0 javascript技術核心,這兩天由於在舊版上發現一些bug,因此找到了rc2。(標籤: javascript rails web)
Bug fixes:
* Form.serialize不再會serialize沒有value或value=空值的陣列Element。
New feature:
* $$終於可以使用css3了,不過有些pseudo-class還不能用。
* String多了很多功能,例如"echo ".times(3)
* Form.request讓你可以直接進行Ajax呼叫,其實他等於幫你寫了onsubmit="new Ajax.Request ...",然後你呼叫Form.submit()。
* Enumerable 本來有個bug是因為IE無法接受第兩層try catch,所以他將$continue功能移掉了。
2007年4月2日 星期一
[2007/03/26 - 2007/04/02] Hemidemi書籤摘要
- 03/26 14:28, 2007有目前主流程式語言的官方或是第三方API文件及時查詢,使用分頁的方式讓你可以在多個語言間切換,對Web程式設計師尤其有幫助!(標籤: 科技 設計 rails ruby programming)
- 03/26 17:11, 2007Wii上面現在支援Opera瀏覽器,所以可以下載這些flash來玩小遊戲。官方也提供Flash API讓你可以簡單地撰寫與Wiiremote互動的程式。(標籤: game wii 娛樂 科技 flash opera browser)
- 03/26 17:14, 2007wiim是一個vc.net的函式庫,讓你可以用c++撰寫與wiiremote(hid相容device)通訊的程式碼,官方網頁也展示了簡單的小遊戲。目前的版本可以取得按鈕及3D位置資訊,並且可以控制LED。Mii等其他功能尚未支援。(標籤: wii game 科技 .net vc++)
- 03/29 17:28, 2007這裡有說明如何在Rails上設定database.yml及ActiveRecord來讓MySQL與Rails可以使用UTF-8(標籤: ruby rails)
- 03/30 16:03, 2007確實沒錯,Ruby寫到最後會有點像是sentence而並非syntax,這是高階語言的夢想。
訂閱:
文章
(
Atom
)